当前位置 >> 首页>> 服务与管理>> 课程建设>> 正文
关于2011年度院级精品课程立项工作的通知
2016-04-20 15:03  

院属各系部:

根据教学工作安排,学院研究决定,启动2011年度院级精品课程立项评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申报

(一)申报条件

申报条件按《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关于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武交院教〔200622号)规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核心职业课程、特色课程的立项,其他特别优秀的课程也可申报。

(二)申报限额

每系、部推荐课程不超过2门。

(三)申报要求

各系、部报交推荐汇总表(见附件1)、《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表》(2011年)(样表见附件2)、课程整体设计介绍PPT和说课稿等申报材料,除课程整体介绍PPT只报送电子文档外,其他材料报送纸质材料一式一份和电子文档。

(四)申报时间

各系、部于2011114日前将申报材料报送教务处。

二、项目评审

评审指标参照《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精品课程评审指标(2011)年》(见附件3),项目评审依据是《2011年度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表》、现场整体课程设计介绍(评审要求与标准见附件4)。

现场整体课程设计介绍评审时间初步定在11月中旬,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三、项目立项

学院对立项课程名单审定并行文公布,同时下达建设项目任务书。

四、工作联系

联系人:叶莉莉,办公地点:行政楼213

电话:88756053,电子邮箱:406192865@qq.com

附件:

1.武汉交通职业学院2011年度精品课程推荐汇总表

2.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表(2011年)

3.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精品课程评审指标(2011年)

4.武汉交通职业学院2011年精品课程立项评审整体课程设计介绍要求与评审标准

                                  教务处

一一年十月九日

 

附件1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2011年度精品课程推荐汇总表

系部(盖章):                                               填报时间:      

序号

课 程 名 称

课 程 负 责 人

课程所属专业大类

课程所属专业类

课程所属专业

姓名

电 话

E-mail

1

2

注:课程所属专业大类、专业类和专业,只需专业课程填写。

  填报人(签名):                                                   系部主任(签名)

 

附件2

                                       

编号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精品课程建设

立 项 申 报 表

课程名称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                              

所属专业类名称                              

所属专业名称(专业课程填写)                  

课程负责人                                

所属系部                                      

申报日期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教务处制

年十月

 

填 写要 求

一、   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其他说明”栏中注明。

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其他说明”栏中注明。

 

1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最终

学历

专业技

术职务

电 话

学 位

职业资

格证书

传 真

所在

院系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教学与技术专长

工作简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1-3

技术

服务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2. 主讲教师情况⑴

2-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性 别

出生

年月

最终

学历

专业技

术职务

电 话

学 位

职业资

格证书

传 真

所在

单位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教学与技术专长

工作简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

2-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2-3

技术

服务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2. 主讲教师情况⑵

2-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最终

学历

专业技

术职务

电 话

学 位

职业资

格证书

传 真

所在

单位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教学与技术专长

工作简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

2-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2-3

技术

服务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2. 主讲教师情况⑶

2-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性 别

出生

年月

最终

学历

专业技

术职务

电 话

学 位

职业资

格证书

传 真

所在

单位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教学与技术专长

工作简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

2-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2-3

技术

服务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2. 主讲教师情况⑷

2-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性 别

出生

年月

最终

学历

专业技

术职务

电 话

学 位

职业资

格证书

传 真

所在

单位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教学与技术专长

工作简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

2-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2-3

技术

服务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3. 教学队伍情况

3-1

人员

构成

(含

兼职

教师

序号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技

术职务

职业资

格证书

专业

领域

在课程教学中承担的

任务

兼职教师在行业企业中所任职务

1

2

3

4

5

3-2

教学队伍整体

结构

“双师”结构,专兼教师比例,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及职业资格结构

3-3

教学改革与技

术服务/培训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主持或参与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及成果、效益

3-4

师资

培养

近五年师资培养情况(包括职教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教学能力、职业能力培养等)))

4.课程设置

4-1课程性质与作用

4-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5.教学内容

5-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5-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5-3 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6.教学方法与手段

6-1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6-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6-3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6-4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7.实践条件

7-1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7-2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8.教学效果

8-1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评价

8-2社会认可度

9.特色与创新

9-1 本课程的特色与创新点(在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和课程教学上的突破及独创性成果,对同类课程建设具有积极引导意义和实际借鉴作用)

9-2 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的比较

9-3本课程改进的方向与途径

10.课程建设规划

10-1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10-2 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

10-3 本课程已经上网资源(网上资源名称列表)

10-4学生学习评价及参考答案链接(仅供专家评审期间参阅)

11. 系(部)的措施

所在系部重视和支持精品课程建设的措施及实施情况

12.其他说明

 

13.推荐及立项意见

               

系(部)主任(签名、盖部门章):

                                                 

                                             

   

                                           

   

附件3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精品课程评审指标2011

1.评审说明

1)本评审指标是依照《2010年高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制定。

2)精品课程评审的依据是《2011年度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表》、课程整体设计介绍。

3)本评审指标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一级指标一至六项占总分的9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总分的10%。评价等级分为五档,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

2.评审指标及内涵

一级指标

二级

指标

观测点

评审标准

分值

评价等级

A

B

C

D

E

1.0

0.8

0.6

0.4

0.2

10

1-1

课程

定位

性质与

作用

专业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且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4

1-2

课程设计

理念与

思路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6

25

2-1

内容选取

针对性和适用性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0

2-2

内容组织

组织与

安排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10

2-3

表现形式

教材及相关资料

选用先进、适用教材,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齐全,符合课程设计要求,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要。

5

教学

方法

手段

25

3-1

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

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8

3-2

教学

方法

教学方法的运用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6

3-3

教学

手段

信息技术的应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

6

3-4

网络

教学

环境

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架构合理,硬件环境能够支撑网络课程的正常运行,并能有效共享。

5

20

4-1

主讲

教师

师德、能力与水平

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执教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参与和承担教育研究或教学改革项目,成果显著;与企业联系密切,参与校企合作或相关专业技术服务项目,成效明显,并在行业企业有一定影响。

10

4-2

教学

队伍

结构

“双师”结构、专兼职比例

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和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比例、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符合课程性质和教学实施的要求;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有适当比例的课程教学任务,特别是主要的实践教学任务。

10

10

5-1

校内实训

条件

设备与

环境

实训基地由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建设,能够满足课程生产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需要,设备、设施利用率高。

6

5-2

校外实习环境

建设与

利用

与校内实训基地统筹规划,布点合理,功能明确,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能够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4

10

6-1

教学评价

专家、督导及学生评价

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评价结果优良。

5

6-2

社会评价

社会

认可度

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强,实训、实习产品能够体现应用价值;课程对应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水平证书获取率高,相应技能竞赛获奖率高。

5

特色

及政

策支

特色与创新

50

系部重视和支持精品课程建设的措施及实施情况

50

 

附件4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2011年精品课程立项评审

整体课程设计介绍要求与评审标准

一、整体课程设计介绍要求

1.现场说课,主要内容包括:

1)说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建设思路——如何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及技能的培养;

2)说教学内容——如何根据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3)说教学设计——说教学思路、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如何体现教、学、做一体化;

4)说课程特色和创新。

2.现场说课时,可先从宏观上对课程的开发、建设等情况进行说明,然后联系课程某一单元进行详细说明。课程负责人必须用课件(ppt)辅助进行说课(提供电脑等设备)。

3.每位课程负责人的说课比赛时间为20分钟,超时1分钟内不扣分,每超时1分钟扣1分,依此类推,超时5分钟不计分。

4.评委现场提问、答辩,时间5分钟(只作参考,不记分)。

二、评审标准

项目

内容

满分

得分

课程定位

与设计

课程定位

依据本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岗位相关技术领域和任职要求及相应的职业资格,阐明本课程在体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方面所起的主要支撑作用或明显的促进作用。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明确,充分体现高职教育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要求。

25

教学内容

主要包括内容选取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内容组织与安排的科学性以及表现形式的先进性。

1.教学内容的选取要体现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要求。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以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3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要具有齐备性、适用性、先进性和特色,能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要。

25

教学设计

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条件以及网络教学环境等部分。要着重体现理念先进、方法恰当,运用灵活,讲求实效,注重共享。

1.教学设计。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模式,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

2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与学生特点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

3信息技术运用。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教学资源内容丰富。

4.教学条件。

教学队伍结构、校内实训条件、实训基地能满足生产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需要,融教学、培训、职业鉴定、技术开发、产品生产于一体。

校外实习环境:数量适度,功能明确,管理规范,能够满足学生了解企业、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20

教学效果评价

1.教学评价。是对本课程有一个概括性的总体评价。

2社会评价。主要是对本课程的社会认可度的评价。

10

特色与创新

阐述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中的突破及独创性成果及其对同类课程建设具有积极引导意义和实际借鉴作用。

20

超时扣分

由组长掌握

现场提问

参考

合计

教务处制 

  201110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