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主动适应交通行业和湖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使我校专业建设工作朝着更加科学、合理、规范的方向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创建在全国水运行业领先、国内知名的高职院校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结合交通行业发展规划、湖北产业发展规划和学校实际,特制定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
一、“十一五”专业建设回顾
(一)“十一五”专业建设取得的成绩。
1.专业数量不断增加。
“十一五”期间,学院根据企业、行业的人才需求,先后开设了49个专业,涉及交通运输、制造、电子信息、财经、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与传媒、土建、旅游、资源开发与测绘等9个大类,19个专业类。其中,交通运输大类占30.6%,制造大类占22.6%,电子大类占8.2%,财经大类占8.2%。在交通运输大类中,水上运输类占46.7%,公路运输类占26.7%,港口运输类占20%,民航运输类占6.7%。在所有现设专业中,工科类专业占专业总数的69%。专业建设基本形成了以工科类专业为主体,交通类专业为重点,其他类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2.专业与课程建设成效显著。
学院2005年开始启动重点(扶持)专业建设工作。经过重点专业建设和省级示范院校建设,学院逐步形成了船舶工程技术、物流管理、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为龙头的四大重点专业群。
学院现有物流管理、船舶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数控技术等4个省级重点专业;轮机工程技术(船舶动力方向)、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等3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
学院现有交通教指委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院级精品课程68门。
3.全面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将职业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与企业生产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校层面形成了“校企合作、学程分段、方向分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各重点建设专业又因其专业特点不同形成了同一模式下的多种形式。
4.校企合作不断深入,实训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目前学院已建有现代物流、船舶工程技术、航海技术等3个国家级实训基地;汽车检测与维修、先进制造技术、轮机工程技术、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船舶工程技术等5个省级实训基地,与上海通用汽车共建汽车实训基地,与德国博世公司共建现代传动与控制技术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室73个,校外实训基地133个。
5.内培外引,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学院建成了由楚天技能名师和学院专业带头人引领的“双专业带头人”队伍,重点建设课程形成了由学院主讲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构成的教学团队。学院现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聘有楚天技能名师6人。
(二)“十一五”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院组建以来,无论是在专业建设的数量方面,还是在专业建设质量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学院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这些年的专业建设也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
学院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在实现专业跨越式发展的同时,由于调研不够充分,从而导致有的专业定位不太明确。
2.专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因专业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新增专业过程中,由于整体定位依据不足,因而出现专业集群不够明显,专业布局相对分散,直接导致专业发展受到局限。
3.专业特色有待进一步增强。
在学院现有49个专业中,交通运输大类共15个专业,占专业总数30.6%。其中包括水上运输类、港口运输类、公路运输类和民航运输类等四个专业类,而水上运输类专业仅为14.29%。以在校生规模为例,交通运输大类在校生人数为33.52%,其中水上运输类仅为22.18%。在15个交通运输大类专业中,仅有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轮机工程技术、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为省级教改试点专业。
4.比较优势有待进一步凸显。
从全国交通类高职院校看,绝大多数的交通类高职院校都属于各省交通厅管理,有较强的行业背景;而我院因缺乏行业的依托,导致比较优势不突出。
5.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集中。
在我院的专业建设中,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一是教师和实验设施设备存在分散及交叉的情况,造成资源分散;二是由于专业集群不够,有的实训室利用率明显偏低;三是新设专业的资源配置不足。
6.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
校企合作互利互惠的专业建设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校内实习实训条件、顶岗实习监控与管理和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等有待进一步加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三)“十二五”专业建设面临的形势。
1.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迫切要求优化专业结构。
“十二五”时期是国家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时期,需要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400万人。根据《湖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20年全省人才总量达949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31%。教育部要求职业教育加快改革与发展,提升服务能力,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新使命,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这为我院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湖北新一轮经济布局为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历史机遇。
“十二五”时期是湖北省加快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时期,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是改善地区软实力的战略选择,地方政府必将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中部崛起纳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目标、湖北省现行“两圈一带”和“一主两副”以及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等战略举措,迫切需要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为湖北跨越式发展提供多方面的人才支撑。
3.交通行业发展为专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
“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行业需要60万高素质技能人才,其中,重点领域急需培养综合运输、现代物流、道路运输、道路桥梁养护、港口航运等人才。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交通工程建设与养护、汽车运用与维修、船舶驾驶与轮机管理、工程潜水、工程设备管用养修及现代物流服务等专业领域人才需求量大。
(1)长江黄金水道是流域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在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长江“黄金水道”的全面发展,沿江产业布局将逐渐完善,造船、港口机械、汽车、物流等适宜临水布点的产业向沿江合理布局、集聚发展,推动形成若干有影响力的、向周边腹地辐射能力强的产业群。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水运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将逐渐增强。
(2)武汉新港的建设是实施湖北中部崛起发展战略,推动武汉城市圈建设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突破口,临港工业带的建设,将带来众多产业发展机遇,与水路运输相协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凸显出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强大需求。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足交通,依托水系,面向湖北,服务社会”的服务定位,坚持“厅局共建搭平台,校企合作办专业,工学结合育人才,突出水运强特色”的办学理念,对接交通行业发展战略和湖北省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科学规划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构建以工科类专业为主体,交通类专业为重点,水运类专业为特色,其他类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基本原则
(一)特色引领、统筹规划。
对接水运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重点布局和打造现代水运产业体系紧缺急需的专业,同时体现适当的前瞻性,谋划新兴专业,推动水运类特色专业资源的集中配置。
(二)重点突破、整体提升。
专业建设要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服务,学院重点扶持和发展与交通行业、湖北重点(支柱)产业、湖北战略新兴产业等现代产业相适应的专业,并使之集群发展,为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端技能型人才。
(三)创新机制、科学发展。
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提高专业内涵建设水平,创新专业建设机制,突破专业建设的系部限制和体制障碍,鼓励校企共建、厅局共建、行业合作、校所合作和国际合作,加大专业的对外开放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专业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专业建设上台阶、上层次、上水平。
四、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服务交通行业和湖北区域经济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办学条件为基础,采取全面建设和重点建设相结合的方针,优化专业布局,调整专业结构。通过分期、分批调整专业结构,改造传统专业,培育特色专业,开设新专业,形成资源配置合理、专业特色鲜明的专业发展格局;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贴近需求、总量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相关成群的专业体系,更好地为交通行业和湖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具体目标。
通过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基本形成规模适宜、结构优化、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
1.实现专业的集约发展。通过专业结构调整,使专业总数控制在40个左右;
2.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布局。重点建设水上专业群;重点提升交通专业群;重点培育品牌专业群;
3.整体提升专业建设的水平,争创1~2个国家级重点专业;
4.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建成4~6个省级重点专业;
5.加强专业改革力度,大力推行校企共建,新增4~5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6.实施特色与品牌专业计划,建设院级特色专业10个,品牌专业6个;
7.紧跟行业企业发展变化,新设专业3~5个。
五、主要任务
(一)实施专业调整计划。
根据学院办学定位,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现有专业布局,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
(二)实施特色发展计划。
对接水运产业链,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大力发展船舶工程类专业群、水上运输类专业群、港航管理类专业群,合作共建以服务航道为重点的水运工程类专业群,彰显学院办学特色。
(三)实施品牌专业计划。
对接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推动专业资源的汇聚和集约发展,推进专业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建立“重大产业—重点专业群”动态对接机制,将相应专业纳入学院品牌专业计划并进行重点建设。
(四)实施亮点培育计划。
跟踪行业企业发展变化趋势,实施亮点培育计划,产学研用协同推进,推动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实施机制创新计划。
选择办学条件较好的专业,搭建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协同创新平台,探索高端技能人才协同培养的新机制。
(六)实施“双专业带头人”培育计划。
校企双向兼职互聘,实行专业双带头人负责制。
(七)实施质量提升计划。
推进专业质量建设和内涵发展,整体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六、建设措施
按照“扶特做强成品牌、扶强做优成主体、扶需做活成骨干、扶新做专成亮点”的专业建设思路,以实现“以工科类专业为主体,交通类专业为重点,水运类专业为特色,其他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为目标,提出专业建设的主要举措。
(一)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
主动适应湖北产业结构调整和交通行业的发展变化,按照“兴特、扬优、汰劣、改老、创新、集群”的原则调整现有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使专业之间互利共生、相融互补。
1.重点建设水上专业群。
充分发挥学院服务行业的办学优势和水运特色,重点建设水上专业群。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为龙头,对接船舶工业产业链,形成船舶制造类专业群;整合航海类专业教学资源,以航海类专业为重点,对接水上运输产业链,形成水上运输类专业群;主动调整专业方向,以物流管理(港口物流)为龙头,对接航运服务产业链,形成港航管理类专业群;以合作共建为平台,合作共建以服务航道为重点的水运工程类专业群。
2.重点提升交通专业群。
服务行业与服务地方并举,提升交通专业群。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为龙头,对接交通建筑产业链,形成交通建筑类专业群;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龙头,对接汽车服务产业链,形成汽车工程类专业群。
3.重点培育品牌专业群。
主动融入湖北区域经济,努力打造专业品牌。以数控技术为龙头,对接制造业产业链,形成机电工程类专业群;以会计专业为重点,对接服务产业链,形成经管类专业群;以旅游管理为重点,对接旅游产业链,形成旅游服务类专业群;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重点,对接电子信息产业链,形成电子信息类专业群;以装饰艺术为重点,对接艺术设计产业链,形成艺术设计类专业群。
(二)加强宏观调控,控制专业总量。
按照规模、需求、结构、效益、质量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宏观调控,科学进行专业论证,统筹考虑专业的独特性和集群性,避免盲目追求专业数量增加。
(三)加强组织领导,总体把握专业发展方向。
加强对专业建设的宏观调控,整体把握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对不同类型,不同集群的专业进行分类指导,引导其科学定位。
(四)更新专业建设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将围绕职业对接学业的课程建设理念,根据企业生产特点突出职业节点轮岗和顶岗实训相结合,建立基于企业作业流程的学程分段机制,实现教学跟着工作过程走;建立基于企业工作内容的选择机制,实现课程跟着项目任务走;建立基于职业取向的“能力递进”机制,实现实践跟着岗位职业能力走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学程分段、能力分层、实训递进、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内学习与企业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五)校企一体,合作共建“厅局校企四方联动”的运行机制。
依托“厅局共建”,探索“政府主导、行校对话、校企一体”的联动机制;“产学研用”协同推进,搭建系企共建的项目合作平台;围绕产业升级和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内龙头企业建立高端技能人才的孵化基地;以互联网和物联网为平台,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搭建自主学习平台。
(六)跟踪行业企业发展,建立专业建设的管理机制。
1.建立新专业准入机制。
新增专业必须符合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符合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学院专业发展规划,符合专业资源的集约利用;
2.建立专业调整机制。
以就业率和在校生数及资源条件为专业设置及其结构调整的主要依据。对于社会需求量少、报考率低、就业相对困难的专业则适当减少招生数量,或实行隔年招生,直至停办。
3.建立专业预警机制。
综合考虑招生人数、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专业对口、薪资等多种因素设置专业红、黄牌制度,加强专业建设的风险管理。
4.建立专业评估机制。
建立二年一轮的专业评估制度,对专业建设实施动态管理。引导专业与产业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5.建立专业咨询机制。
通过聘请船舶、港口、航运、航道、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知名专家,担任校企合作育人的首席顾问,指导校企合作育人工作。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学校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专业建设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各教学单位要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对专业建设工作的指导。各教学单位制定详细的专业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确保专业建设工作达到预期成效。
(二)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专业建设的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支持保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产学研用等项目的实施。
(三)经费保障。
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合理安排项目资金,并制定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分步实施。
制定与本规划相衔接的分年度专业结构调整方案,确保本规划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