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服务与管理>> 教务动态>> 正文
王小里的教务二十年
2022-04-20 12:43 周璇  教务处



叮铃铃明志楼215办公室内响起急促的电话铃声,2004届原武汉理工大学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刘洁莹着急的描述需要部分学习材料以申请出国留学王小里老师一边安抚情绪,一边耐心解释当年学校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办学的情况,并告诉她如何联系有关部门完成认证。

精确的指导源自二十年教务工作的经验。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根据学校需要,王小里由长航局下属一家大型企业调入武汉水运工业学校教学实践岗,并于2000年调入教务处学籍管理岗位2003年,武汉水运工业学校和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他继续在教务处工作逾二十载。

三层楼、学院路、黄家湖,王小里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几经变迁,与学校的发展变化交织在一起。而学籍管理和教材管理岗位的轮岗经历,占据了他大半个工作生涯,镌刻在人生史卷上。

“十年前那会,发放教材做数据更多依靠人工”,教务处万淼老师还记得帮王老师将学院反馈的手写书单做成电子书单后发给书商预定教材的情景,“学院发来的有些手写书名过于简化书号也不够规范,有的则音同字不同,给教材征订工作带来很多困难王老师常常要在寒暑假和休息日去往五六家合作书商实地核对教材数据和样书。”

背上笔记本电脑,揣着订书单,有年春节去外省探亲,王小里老师利用在亲戚家的十多天里手工完成了新学期的教材计划制定。为了优化教材征订工作,王老师琢磨从线下转为线上,在教务系统中开辟出教材板块,学院在系统内输入准确的教材信息,直接生成并打印出电子书单,便捷又高效。

“近年来,国家多次强调严抓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开展了学籍专项行动清查处置工作”,教务处处长杨海澜介绍,“王小里老师要随时关注学籍管理有关政策,掌握新变化,同时作为两校合并的亲历者,教务处的‘多朝员老’,他熟悉各类型学生的情况,在处理复杂的学籍问题时细致且细心。”

21年上半年,20旅游管理1班的黄景彦同学因身体原因原计划转学,王老师多次与教育厅沟通并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后来因为其他原因没有转学成功,王老师还是积极跟踪学生情况,与学院沟通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完成学习。”教务处施明君老师感慨王小里老师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汽车学院学管办主任马琼一直念着初到新岗位后,王小里老师的耐心指导:“王老师会细致讲解工作要点,遇到不懂的给他电话咨询,总能快速地得到解答。今年专升本报名工作临近结束,王老师主动在工作群内分享其他兄弟院校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部分指标未报满的信息,为学生提供参考。”

头戴太阳帽,一身运动套装装扮,祖籍四川的王小里有着“川辣子”的热情与豪爽,热爱运动的习惯更是让他保持着朝气与活力公共教学与实践学院杜玉林老师笑言:“王老师工作之余总是很热心的参加学校的各项工会活动。前些年没有疫情的时候,我们几乎年年代表学校参加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高职院校羽毛球赛,还拿到过全省团体乙组第二名的好名次。”

常挂着一副灿烂阳光的笑容,不时的爽朗大笑。生活中的王小里爱听曲,爱运动,爱跟年轻人学习“新玩意儿”。教务工作中的他一如热爱生活般二十年如一日地投入百分百热爱。

关闭窗口